雙向奔赴,攜手同行“煙火氣”烹出“人情味”——烈山區推進十項暖民心行動工作綜述
2023-01-18 10:35:53 來源: 評論:0 點擊:
我們緊緊抓牢就業創業行動,敞開懷抱歡迎年輕有為的您安家落戶;我們注重“量體裁衣”開展托育服務,“官方帶娃”讓忙碌的您沒有后顧之憂;我們積極打造全民健身設施,為愛運動的您打造家門口的“健身圈”;我們陸續投入運營一批老年助餐服務點,讓年邁的您品到“舌尖上”的幸福……各類惠民舉措體現著烈山區委區政府持續聚焦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,突出轄區居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。

烈山鎮洪莊村70多歲的代淑蘭、周易峰夫婦,平日里吃飯都是隨便糊弄一口,自從老年助餐點開放后,他們就成了???,代淑蘭說:“就我們老兩口,自己做飯免不了剩飯,熱來熱去總吃剩飯,暖心餐一葷兩素只要6塊錢,干凈衛生,還不用洗涮,省心,在這吃飯孩子也放心。”
洪莊村老年助餐點可容納24人同時就餐,轄區內年滿60-69周歲、70-79周歲、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,8元的午餐套餐,只需支付7元、6元、5元不等的餐費,年滿60周歲以上的低保對象中的老年人、計劃生育特殊困難、評估為重度失能(一、二級殘疾)老年人,只需支付5元錢就可以享受營養健康的暖心午餐。
據烈山區民政局負責人介紹,2022年,烈山區建成這樣的老年食堂、老年助餐點45個。針對老年人比較節省,為了保證營養,還推出了“多一個雞蛋、多一份關愛”,對用餐老人免費附贈一枚雞蛋,同時結合送餐服務,對行動不便及留守老人進行探視關懷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。
“王翠霞,這里,這里!你咋來這么晚啊,我們這就開始了。”淮選社區老年藝術團團長周冬梅開心地招呼著隊員們。
“孫子要跟著來玩,說這里小朋友多,等他等晚了。”大家寒暄著,準備今天的老年課程。
“這里面空調開著,換衣服也不怕冷了,咱‘上學’還不耽誤帶孫子。舞臺又大又寬,人再多也不怕場地不夠了,可是真方便了。”學員唐影開心地說。
“是啊。以前天天在外面練舞,冬天凍的手都僵了,二胡都拉不動,夏天衣服都汗透,太受罪了。哪像現在,舒舒服服的。”學員陸長青說道。
淮選社區老年學校文藝中心是烈山區去年打造的“老有所學”教學點,舞臺裝進室內,并安裝了空調、舞臺燈等,為老年學員提供了較高標準學習場所,讓居民“老有所學,老有所樂”。
五六十年代,“上學難”成為許多老年人的“人生憾事”,烈山區著力推動“老有所學”行動,力求彌補他們的人生缺憾。建設了一支40余人的符合辦學需求、相對穩定、以兼職教師為主體的高素質教師隊伍。2022年,全區64所區、鎮、村三級老年學校教育服務網絡新增老年學員3410人,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老年人達6910人。
看著外孫蹦蹦跳跳走進鳳凰幼兒園,家住鳳凰社區的宋美英奶奶高興地說,“幼兒園改的真漂亮,這真是政府辦的好事、實事”。
烈山區目前擁有幼兒托育服務機構13家,托幼一體化幼兒園11家,獨立托育機構2家,可提供總托位數630個,千人口托位數達2.53個。普惠性托育機構12家,普惠托位550個,占全部托位總數的87.3%。其中,2022年新增托位310個。“政府主導、部門協同、社會參與”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體系初步形成。
“以前放學早,我們這樣的雙職工家庭只能指望老人接娃,很擔心孩子回家后,時間得不到合理安排。”家住花山小區7棟的花需要說,自從幼兒園開設延時班,每天孩子放學后,都會開心地分享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。從室內到戶外,從動手到動腦,孩子體驗到了快樂,收獲滿滿。
隨著“安心托幼”暖民心行動的深入推進,烈山區幼兒園以“貼心式”舉措、“菜單式”課程,設置多個離園時間點供家長選擇,解決家長按時接娃難題,努力讓幼兒“延”得開心,家長“托”得放心。
烈山區還開展各類家庭托育服務指導,定期開展全程優質衛生健康服務。推進“醫育結合”,派駐6名兒童保健醫生任托育機構健康副園長,開展健康服務指導活動。通過新建改擴建、集團化辦園、接收民辦幼兒園等方式,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。
打好“組合拳”,努力提升服務水平,全面落實“就業”這一最大“民生工程”
“您好,請問這上面的工作我可以做嗎?”家住楊莊街道新楊社區的代紅蓮,滿懷期待地詢問。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,她在“社區快聘”平臺完成個人簡歷上傳,填寫個人情況和求職意向。不久,經過平臺信息匹配,代紅蓮成功實現就業。
為著力解決困難群體就業不充分、勞動用工信息不對稱、崗位匹配不精準等突出問題,烈山區多措并舉推進就業促進工作。搭建“三公里”就業圈社區。引入第三方運營機構搭建供需平臺,促進居民“三公里”內就近充分就業。2022年,全區“三公里”就業覆蓋100%社區,并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;“社區快聘”平臺注冊企業226家,提供崗位1233個,累計求職登記人數7672人,投遞簡歷916份。常態化開展“2+N”招聘會。拓寬就業渠道,提供就業指導,幫助求職者樹立就業信心,促進其主動就業和充分就業。共組織現場招聘會66場,網絡招聘會46場,參與企業1483家,提供招聘崗位58060個,達成就業意向1941人。保障困難群體就業。持續做好大齡就業困難人員、零就業家庭和家庭困難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困難群體就業,一直是就業工作的重點。2022年烈山區開發了公益性崗位400個,安置就業困難人員202人,共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200.72萬元。精準對接企業用工需求。針對新一輪疫情影響,企業招工引才渠道受限受阻,針對不同工種勞動者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培訓1791人次。
為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,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公共服務體系和全民健康新格局
整合利用資源,統籌實施快樂健身行動
每到夜幕降臨的時候,古饒鎮平山社區文化廣場都熱鬧非凡,年輕人在籃球場上龍騰虎躍,中老年人在健身步道上遛彎消食,孩子們就都圍著種類齊全的健身器材爭著搶著要試一試。“以前總感覺全民健身是城里人的生活方式,沒想到身在農村的我們現在也能在家門口鍛煉身體,真好。”社區居民朱玲興奮地說。
2022年烈山區積極整合資源,科學合理布點布局,不斷完善升級健身設施,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快樂健身。新建改造了12個居住小區、16個行政村健身設施,持續推進“15分鐘健身圈”項目建設,統籌建設21個全民健康場地設施。發揮山水資源優勢,以東部山地龍脊山環山路網為依托,精心打造“皖北川藏線”17.4公里;以湖泊濕地為依托,打造南湖、相湖、雷河等多功能體育公園。大力發展群眾體育,首屆“村BA”草根籃球賽在馬場社區成功舉辦,積極開展社區運動會、“行走大運河”、廣場舞聯賽等賽事活動,吸引群眾4萬人次。推廣科學健身理念,通過體育社會組織加強對體育項目推廣,開展群眾喜愛的體育項目培訓和交流活動136場次,參與群眾6000余人,營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。
目前,烈山區醫療機構設置口腔診療機構15家,口腔執業醫師(含助理)33人,牙椅22張。2022年,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,窩溝封閉的適齡兒童覆蓋率達到22%,涉及兒童2600余人。推廣健康口腔進校園活動,組織開展健康口腔科普知識宣傳106次,為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配備了專職口腔醫師。組織開展“誘導消費”、過度診療等不規范診療行為專項整治,查處非法口腔診所2家,進一步規范了口腔診療服務行為。加大口腔醫聯體建設,積極與市級醫院簽訂對口幫扶協議,通過人才交流、技術支持和雙向轉診等方式,逐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口腔服務能力和水平。

實施文明菜市行動,讓百姓“菜籃子”拎得更舒心
現在您再走進宋疃鎮緣山菜市場和馬橋菜市場,會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。市場內部劃分了肉類區、水產區、蔬菜區等眾多功能區,科學合理規劃活禽宰殺分離區。今年我們緣山菜市場總投資約500萬元,是豐山街菜市場遷址重建項目,嚴格按照文明菜市行動工作指引要求建設。而馬橋村菜市場為不達標菜市場改造,總投資約50萬元。菜市整治,有效解決了傳統菜市“臭烘烘、濕漉漉、黑乎乎、亂糟糟”等環境臟亂難題。

不斷增強徽菜師傅就業創業扶持力度,打造具有烈山特色的徽菜品牌,推動徽菜在創新中不斷發展。積極構建“定點培訓+基地建設+技工院校”的技能人才培訓體系,組織培訓本地“徽菜”師傅674人。開展“尋味烈山 品味鄉愁”活動,深入挖掘推廣本土經典特色菜品。發揮“望陽美食”街、“明清石榴園”自身優勢,吸引更多徽菜店鋪入駐運營;依托老礦區打造美食特色街區,形成“有名氣、接地氣、能圈粉”的徽菜打卡地;利用“龍脊山風景區”、“四季榴園”等景點現有的飲食旅游文化資源,促進“徽菜徽廚”與文旅、購物相結合。
強化舉措實施“便民停車”行動,為東部新城發展“加碼”

為了提升家政服務質量,提高專業化程度,積極推進 “放心家政行動”
心系“萬家燈火”、情牽“柴米油鹽”,烈山區多年來持續實施各類民生實事,正以看得見的方式、摸得著的實惠,回應人民期待。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也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,“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”,烈山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,創新體制機制,堅持謀劃更多暖民心行動,實施更有溫度的舉措,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提出的“增進民生福祉,提高人民生活品質”的要求,全面踐行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展思想,不遺余力繼續做好每一件民生小事,打造具有烈山特色的暖民心品牌,只為美麗烈山更有煙火氣、更富人情味,使人民群眾擁有滿滿的收獲感、幸福感。(烈山區發改委、區民生工程管理中心 楊浩)
相關熱詞搜索:
